昨天寫到了Tomorrow belongs to me,就不由得想再寫個幾句。

很多人會就這齣戲的意義去討論,認為它著重於反納粹的意義。就我看來,電影版雖然刪節了幾段劇情和歌曲,但是不管是電影版或是原創音樂劇,都沒有很明顯的反納粹言論或主張出現,然而,這部戲的時代背景就是納粹主義正在茁壯發展的時空,在原創音樂劇裡面,雖然沒有很明顯的劇情表現,但是確實有些反納粹、以及受到納粹壓力的情節,這首歌甚至是出現在cabaret裡面的,象徵著納粹主義的盛行已經是無所不在了。



然而,除了sally以外,本劇的其他幾個主要角色,都是同性戀者或猶太人,這兩種族群都是在納粹德國被迫害最嚴重的。對於猶太民族的種族仇恨,幾乎是大多數歐洲國家共同的心聲,納粹德國對他們是用「最終解決」方案處理,但是其他國家也都不歡迎他們啊,見屋頂上的提琴手就知道了~(←就是只能拿musical舉例?)。



在納粹德國時代,出現了近代對同性戀者迫害行動的最高峰。就史實來看,我們可以斷定在納粹黨員中,gay絕對不會少,甚至連希特勒本人都可能是雙性戀或是同性戀者,他的幾員手下大小將也都是。然而納粹黨迫害同性戀者,多半是因為種族主義的關係,原因就和我們某白目立委說的同志亡國論是差不多的,我們的日爾曼民族這麼優秀,如果大家都去當gay了,那誰來繁衍我們優秀的下一代呢?這些企圖讓我們高尚的日爾曼民族血統斷絕的同性戀者,都要被貼上粉紅色倒三角受人欺凌,因為他們玷汙了我優良純種的日爾曼民族。(哈哈哈,不由得大笑~一整段離題了~)不過我想,如果是這樣的話,他們應該鼓勵其他種族都當同性戀者才對~。(還是離題~)



在納粹興起前的德國是存在同性戀權利運動的,就像cabaret的劇情一樣,德國人對於反串藝人、雙性戀貴族等等的存在都感到稀鬆平常。但是隨著納粹的茁壯,這些人也漸漸的感受到他們的壓力,而開始選擇自己的路。

劇情最後,並沒有發展到二戰爆發,它就是一個柏林的故事集,它表現的是小人物(不論是GAY或是JEW)的心聲,並沒有真正去擴大到所謂的社會國家,真的是一個很有質感的小品作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tathron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